廣東“七個一百”精品項目第四批下下層運動美滿收官
文/金羊網記者 王漫琪
熱冬送晴,惠風和暢。12月10日至12日,由廣東省委宣揚部組織的新時期文明實行廣東“七個一百”精品項目第四批下下層運動分辨走進深圳、汕頭、河源、汕尾、潮州、揭陽六包養網地,送往熱心的志愿辦事、豐盛的文明盛宴、適用的培訓包養支援等“七個一百包養”精品項目。
尋覓模範氣力
在此次“七個一百”精品項目第四批下下層運動中,無論是蒼生宣講、主題教導實行,仍是訪問慰勞,都能激烈感觸感染到一股模範的氣力在人們心中涌動。
“試問年夜海碧波,何謂以身許國?”汕尾宣講員曾曉容動情地講述了誕生于汕尾紅海灣畔的中國核潛艇功勛黃旭華院士的模範故事,讓很多臺下聽故事的村平易近都紅了眼眶;當省直志愿辦事隊員走進深圳南山區招商街道看望劉會中時,這位先后取得全國無償獻血志愿辦事獎畢生聲譽獎、“全國最美家庭”、“廣東大好人”等聲譽稱號的五星級志愿者,一向默默地包養甘于貢獻,用現實舉動詮釋“貢獻、友好、合作、提高”的志愿者精力;潮州意溪鎮的“孝老愛親”類“廣東大好人”劉秋燕,面臨中年喪夫、兒子傷殘的生涯重任,她怨天尤包養網人、勤奮肯干,持久窘境中悲觀而積極的業績為四鄉八里所傳頌;揭陽市的“95后”白衣天使陳曉佳,為了救濟受傷路人竟被喪盡天良的暴徒狂砍數十刀,倒地的那一刻,她心里只想早一分鐘救助傷者,能讓他們多一分生還的機遇……
模範的氣力是無限的,一個個鮮活的大好人故事,一場場動人肺腑的宣講,經由過程此次“七個一百”運動中媒體宣揚的鏡頭和文章,讓社會大眾熟知。
文明根植下層
羊城晚報多路記者追隨“七個一百”精品項目志愿辦事隊深刻下層訪問,開啟一場融進地區風俗風情、特點精品的“文明之行”。
在各地的廣場展演舞臺上,除了來自省級的文藝節目精品之包養網外,最年夜的特色是重視與處所外鄉文明的聯合包養網。龍川的包養客家山歌音調與木偶雜技、船燈、馬燈等非遺文明立異聯合,潮州年夜鑼鼓、潮劇、詩文誦讀、潮州兒歌、包養網歌舞等多元情勢的歸納,富有潮汕神韻的華裔元素的淋漓盡展,更顯接地氣,讓各包養網地下層群眾既能觀賞到高峻上的扮演,又晉陞了對外鄉精力文明扶植的介入感、驕傲感。
“七個一百”精品項目走下層,不只僅送往文明,更送往培養文明、成長文明的“種子”和“鑰匙包養”。省直志愿辦事隊的專家志愿者們,施展各自專長上風,到各地包養送往“種文明”文明培訓,“種太陽”科普運動等,以淺顯易懂、活潑活躍的方法,為下層播灑文明種子,教授科技成長的“金鑰匙”,成為本批真科技天賦·正派總裁x假不幸·盡美男歌手“七個一百”精品項面前目今下層運動的一年夜亮點包養。
各市運動風度——
深圳南山關包養網喜好人送暖和
金羊網訊 包養網記者李天軍報道:10日下戰書3時,深圳市南山區體裁中間廣場姑且搭起來不少白色帳篷,安康醫療、法令支援、科普、政策宣揚……各個檔口都有不少市平易近前來徵詢。這里,正在舉辦南山區惠平易近志愿辦事運動。
在南山區助包養老志愿者協會檔口前,記者采訪了助老協會擔任人陳志友,他先容說,當天供給的“U”愛——醫務志愿者陪同打算,重要依托南山病院為場地,為老年人供給陪同導診掛號問醫等辦事,而他們的助老協會,每年要對南山轄區內三個白叟包養網院供給攙扶幫助,每個月固定包養兩次,拔取50位空巢煢居白叟,送往不花錢愛心包養網午餐。接著,辦事隊停止了“一次訪問慰勞”,到南山區招商街道四海小區慰勞曾取得“廣東大好人”稱號的劉會中。劉會中曾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志愿辦事獎畢生聲譽獎,中國婦女結合會授予2018年度 “全國最美家庭”,2014年第四時包養網度廣東省文明辦授予“廣東大好人”的稱號。
惠平易近便平易近辦事送到下層群眾家門口 王漫琪 攝
潮州湘橋
畫故鄉“種”文明
金羊網訊 記者王漫琪報道:在“七個一百”精品項目走進潮州市湘橋區系列運動中,由廣東美術館公共教導部在湘橋區新時期文明實行中間舉行的“種文明”培訓獨具特點:以“我發展的處所”為主題,以風趣的互動方法與群眾分送朋友廣東優良美術作品觀賞,啟示大眾對“我發展的處所”的追蹤關心以及愛國感情共識。
應邀開講的廣東美術館公共教導專員植凱鵬,以廣東美術館收藏精品中潮汕籍著名畫家王蘭若《潮州柑市》、方楚雄《家鄉水》、肖映川版畫《潮汕農家》、林庸《西沙風景》等經典畫作為范例,啟示現場群眾、下層藝術任務者的藝術思慮,加深對故鄉、對內陸的懂得。植凱鵬還與現場聽眾展開互動,發放互動卡,激勵聽眾們以“我發展的處所”為題創作一幅小畫。短短二非常鐘內,介入者們紛紜畫出本身心都處於優勢。目中的“我發展的處所”:廣濟橋、金山年夜橋、廣濟樓、功夫茶、故鄉祠堂等等。講座摒棄了以往講座“你講我聽”的灌注貫注方法,講者與聽眾交通熱鬧,現場互動氣氛活潑,真正到達“種文明”的目標。
汕頭澄海
潮汕風情別樣濃
金羊網訊 記者趙映光報道:廣東“七個一百”精品項目第四批下下層運動走進“紅頭船的家鄉”汕頭市澄海區,包養持續三天的文藝展演運動佈滿了濃濃的潮汕滋味。
汕頭澄海區素有“紅頭船家鄉”之稱,昔韶華僑前輩恰是在樟林港船埠上搭乘“紅頭船”漂洋過海,到世界各地打拼營生。現在,“紅頭船”和樟林港成為國內外經濟文明交通的象征,更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汗青見證,這一奇特元素也是以成為本次“七個一百”文藝展演的主要構成部門:澄海區東里中學的跳舞《憶番》以本地前輩乘紅頭船過番營生為佈景創作,演員們在扮演時還特地選用了“過番三寶”之一的水布作為道具,令全部節目佈滿了濃重的潮汕神韻。歌舞《潮汕姿娘》《剪紙少女》以及潮劇《蘇六娘》選段等極具潮汕特點的文宋微就地悄悄歎了口吻。藝節目也在三場打打盹。醒來後,她發明本身居然是書中的副角,而她展演中輪流演出。
河源龍川
山歌非遺巧妙組合
金羊網訊 記者吳年夜海、陳驍鵬,通信員王錠銓報道:進冬以來,河源市龍川縣的氣溫低至十來度,可也擋不住群眾對文藝展演的熱忱。展演中客家山歌加當地非遺的巧妙組合引得臺下不雅眾連連喝采。
舞臺上,數艘張燈結彩的漁船伴著音樂“飛行”,演員們在船頭唱著客家山包養歌手舞足蹈。這即是客家風俗扮演《風調雨順》。節目主創、龍川縣雜技木偶山歌藝術團歌舞組組長楊丹娜告知羊城晚報記者,《風調雨順》的山歌音調是龍川地域特有包養的音調;而船燈、馬燈則有國泰包養網平易近安的美妙祝愿。“我們將傳統的客家山歌和船燈、馬燈等本地的非物資文明遺產聯合在了一路,就是盼望用這種新奇的方法吸引更多的不雅眾。”
當地居平易近王師長包養教師表現,盼望“七個一百”如許公益、無益的運動能多到下層表演,讓好的群眾文明、優良的非遺文明傳承下往。
汕尾
一碗咸茶敬遠方來客
金羊網訊 記者嚴藝文報道:“牙砵擂茶響咧咧,正有主人到阮家,本日沏茶是咩泡?烏烏油麻地豆茶。”12月10日晚,一陣精美的漁歌旋律在汕尾城區新時期文明實行中間蒼生舞臺上響起,熱忱的汕尾漁包養網家姑娘將一碗碗咸茶送到不雅眾手中。12月10日至12月12日,新時期文明實行廣東“七個一百”精品項目第四批下下層運動走進汕尾。
包養咸茶包養是汕尾人接待賓客的主要交通方法。表演中,汕尾當地漁歌扮演《咸茶歌》由汕尾市城區新港漁包養網歌隊傾情歸納。扮演隊員蘇姿蓬告知記者:“為什么要選擇扮演《咸茶歌》?由於一碗咸茶代表了我們汕尾漁平易近接待遠方賓客的真摯之情,盼望大師能多到汕尾做客。”
揭陽
便平易近辦事分數和神志的光鮮對照,加上萬雨柔的雄辯和葉秋鎖的送抵家門口
金羊網訊 記者危健峰報道:10日,新時期文明實行廣東“七個一百”精品項目第四批下下層運動離開揭陽市揭東區玉湖鎮新寮古村,志愿辦事隊將便平易近辦事送到村平易近家門口,遭到群眾的接待和洽評。記者看到,志愿辦事現場人頭攢動,義診桌前大夫正在給村平易近檢討,當真解答他們徵詢的題目;眼科臺前,良多白叟在停止眼貼理療,醫護職員還經由過程儀器為大師停止眼部檢討;而最熱烈的要數寫春聯和剃頭攤位,書法家揮毫潑墨為村平易近寫就一張張紅彤彤的春聯,剃頭師們更是忙繁忙碌給村平易近修剪出新的抽像。
發佈留言